汽车行业知识产权权威品牌
首家获得该资质中央企业
国家级汽车知识产权平台
中部知光罗林波: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知识产权运营策略
发布时间:2021-09-08

2021年7月22-2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2021年中国汽车创新大会”在吉林省长春市隆重召开。中国汽车创新大会专场期间,中部知光技术转移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罗林波发表了题为“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知识产权运营策略”的主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下午好!我向大家汇报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探索,我本人就是产学研的结合体,现在一直做产业孵化。我们的团队有100多人,专门做高校成果转化。

我的汇报分为两部分,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形势与政策及现有成果转移转化模式。

一、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形势与政策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微笑曲线如图。汽车芯片被“卡脖子”,芯片除了光刻机之外,还有材料。以前科研立过项,都有文章,文章全世界第一,但是要东西的时候没有,或者质量不行。西方的微笑曲线是他们专有的,对我们来说是痛苦曲线,建立在我们的痛苦之上。汽车、芯片、计算机、软件、数控机床等等都被人家“卡脖子”。

创新源头与技术来源是什么,高校、院所、军方还有央企。高校院所主要聚焦在技术基础研究阶段。需要在座的各位一起努力,和高校院所合作,高校院所现在的问题蛮多,从政策层面分为不愿为、不敢为、不作为。五个不为,论文写得很好,但是有差距,光靠高校以前的实验室很难解决新型研发机构。国家大的政策很好,配套政策以后,操作的模式细则很少。大家都说硅谷,硅谷有《拜杜法案》。2015年全国人大立法了,有大的三部曲、小的三部曲,总的来说就是简政放权、加强激励。各个部委联合行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行动计划,提升专利质量,加强专业平台队伍建设,加强所有权改革等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二、转移转化模式与案例

我们总结几种模式:以项目研发为主、以知识产权处置为主(专利、版权等)、与区域科技创新结合的模式、自主创业。成果转化说起来很高深,但是就像相机一样,专业相机不会用,但是每个人有智能手机,成果转化也是一样,让大家了解基本套路,对接起来效率就很高。

韩国是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校突破之后企业拿去集成,大学买了之后大家一起分钱,没买也没关系,把需求给高校,人才是最重要的,高校院所培养人才才是主业。有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比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他们的模式非常好,利用学校的人才技术装备,举办高技术企业降低成本和风险,反过来促进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案例:第三方实验室—中地检测。实验室总投资3000万,形成集研发和商业检测为一体的多个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案例:武汉中地非开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由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依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环保领域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搭建的综合研发与服务平台.

转化模式:建立长效机制,新型研发机构。美国斯坦福研究院、台湾工研院都做的很好,台湾工研院可以参考,他们做的很好,有大几千人,专门做研发,未来三年五年一定可预测。2019年我们开始关注新型研发机构,新型研发机构功能定位要准确,怎么定位?一定是定位高校院所和地方之间的衔接,做应用技术研发,不是写论文,各取所需。怎么做?多方参与,协同创新,人多力量大,多个企业、多个院所一起参加都可以,高校出人,企业出钱,企业更重要的是出方向,政府出钱出政策,各取所需,按需分配,这样学校才有动力。专利所有权以及股权归企业和投资者,根据投入的多少,贡献的大小按比例分配,白纸黑字写清楚。

转化模式:专利运营。高校院所就把专利布局好,开公司不是长项,正在做一个探索,比如智能珠宝,把戒指嵌入芯片。美国的博世有一个好的专利之后不是给一家企业用,高校不和大家竞争,研究国家投入,贡献全社会,给100家企业用,做成功按计件提成,没做成不要钱,我们以后要重点探索这种模式。

转化模式:利用专业平台服务。我们是高校基因,政府背景,基本是国资为主,成立了中部知光,还有南部知光、东部知光,有130多人。我们以这个平台为桥梁,我们从产业政策、产业趋势研究开始,到国有资产评估,大部分项目在高校只适合于产学研合作,极少部分适合融资,全国有一个网络,和全国500多高校建立联系,培训线上线下40多万人,一场培训就有3600多教授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