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知识产权权威品牌
首家获得该资质中央企业
国家级汽车知识产权平台
中国一汽徐旭:创启一汽员工众智,创享知识产权价值
发布时间:2021-09-08

2021年7月22-2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2021年中国汽车创新大会”在吉林省长春市隆重召开。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专场期间,中国一汽创新技术研究院双创办公室主任 徐旭发表了题为“创启一汽员工众智,创享知识产权价值”的主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知识产权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中国一汽的徐旭,我所在的部门是双创办公室,这个部门的业务重点是科技成果孵化和转化。所以,我演讲的主题叫创启一汽员工众智,创享知识产权价值,这两个“创”字也是基于国家的“双创”而来。

今天演讲的内容分为三部分:中国一汽创新体系、协同创新生态、知识产权运营。

一、中国一汽创新体系

中国一汽以长春为全球研发中心,构建四国八地的研发布局,充分利用国内外优秀人才资源。目前员工12.7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9万人,含研发院员工4000人。同时,产业布局分布在东北、华北、华南、西南,各地区均设有研发中心。

我们实施全面创新驱动战略,坚持以全球首发,崭新首创为发展目标,坚持市场导向、自主可控、引领行业的发展要求,坚持全面创新驱动新发展理念,紧扣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着力打造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发展创新的生态,重点聚焦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四个方面。在产品创新方面,中国一汽聚焦用户洞察、产品实现、技术驱动,聚焦核心和价值创造;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一汽的自主、合资、零部件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自主可控和引领行业技术战略,以成果为导向,围绕创新成果、创新能力、知识产权等开展技术创新;在管理创新方面,重点围绕数字化管理、工作机制保证和体系化管理开展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聚焦共创、共投、共享,已探索多元化激励方式。

产品创新方面聚焦于打造爆款产品,红旗品牌近三年推出了一系列极致梦幻、夺人心魄的产品,极大的丰富了产品线,提升了品牌的价值。每年保持推出两款以上新产品上市,有力的支撑红旗品牌3年42倍的增长。

技术创新围绕前瞻新魅化、独创体验化,电驱节能化,智能网联化、安全健康化,生态集成化,智能数字化七大领域,以技术基础项目攻关为基础,聚焦解卡去黑、“3310”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极致梦幻、悦人心智的明星产品。力争用3年时间,以红旗品牌为牵引,红旗、解放、奔腾三大自主品牌在10大关键领域上,实现关键核心的技术突破。近三年红旗品牌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每年保持在两位数的增长,技术创新已经成为自主突破和红旗超越的强大驱动力。

管理创新方面,中国一汽以理念先进、逻辑清晰、要素完备、方法创新、作业落地为原则,以数字化转型为支撑,着力在整体运营、研发、制造、营销四大领域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攻坚,在取得高质量技术成果发展的同时,积累沉淀了一套行业可操作可落地的平台架构体系。

同时,我们加强组织创新领导,强化创新委员会职责,由中国一汽董事长担任创新委员会主任,实施以周为循环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技术规划及重大创新项目,坚持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投入,集团整体研发投入强度也保持2位数的增长。

二、协同创新生态

中国一汽创新技术研究院下设综合技术部、创新技术部、双创办公室、知识产权管理部等四个部门,统筹管理中国一汽科技规则、专利与技术标准,科研项目、魅点科技、双创平台、技术专项示范和应用。创新技术研究院现有员工51人,业务覆盖四大类13个业务子项。

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方面,中国一汽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窗口,聚焦汽车振动噪声与安全控制技术,在实验室组织建设方面,分别设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由内外部专家担任主任委员,同时定期对社会释放开放课题,欢迎大家积极参与一汽协同创新项目。

聚合资源打造生态方面,中国一汽聚焦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打造红旗创新生态圈联盟,与华为、科大讯飞、吉林大学等全球顶尖的科技公司和高校建立了32个协同创新实验室,构建红旗创新生态,促进行业协同创新。目前,创新产品已陆续实现产业化,已经有13项产品搭载了红旗品牌的车型上。

技术联盟联合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伙伴,通过融通创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实现重大的技术突破,助力汽车产业创新生态搭建。目前中国一汽牵头成立了红旗产学研联盟,同时也在积极参与相关方面的技术联盟。

以红旗产学研联盟为例,该联盟由中国一汽、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以及零部件企业、高校院所组成,联盟成立联合实验室,建立联盟技术公共服务平台来共享资源,现在已发展联盟成员超过100家。

旗智创新中心是中国一汽成立的首个双创孵化器,2020年9月成立,注册资本2000万,致力于构建从技术开发、技术转移扩散到技术首次商业化应用的新型创新模式,建设政产学研共创、共投、共享的产业创新生态,实现汽车产业的价值提升。目前正在申请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已成功申报为吉林省汽车关键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下一步还要申报国家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三、知识产权运营

以提升和保护自主创新能力为准则,构建攻防兼备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实现全过程业务能力的提升。近年来不断强化知识产权的运用水平,已探索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知识产权的转化,为企业创造价值,为员工提供激励。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中国一汽2019年申请专利2927件,同比增长200.8%。2020年申请专利3508件,同比增长近20%。2021年上半年申请专利超过2200件,继续保持20%以上的增长。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强化多渠道应用,通过专利共有、许可、转让、股权等多种方式转化应用知识产权,转化率超过70%,年度要对外转化知识产权项目超过10项。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完善管理体系,建设数字化平台提升管理水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开展侵权预警分析,主动维权诉讼。2021年,开展5项侵权预警分析,2项专利工作。

知识产权价值日益凸显,聚焦产业机会、产品价值、员工能力、单位机制四个方面,提升知识产权价值,加速技术成果化、成果产品化、产品产业化。在员工能力提升方面,通过内部层层选拔,参加行业及国资委创新创意大赛,在过程中加强培训提升员工技术运营、商业企划能力。建立创新从0到0.1到1到N的机制,确保好点子能够进入创意池管理,再由创意孵化出原型样机,并逐步研发出工程产品直至量产产品。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保障方面,制定了中国一汽知识产权运营相关管理制度,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激励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激发研发人员创新的潜能。目的一是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二是加速中国一汽已形成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向产品化和商业化的转移,三是通过实施短期和中期的量化激励,激活人才的奋斗欲望和人才价值的展现。

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方面,中国一汽以超级电容项目为试点,采用知识产权作价入股方式进行成果转化,同时引入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实现科技成果价值化。

最后,中国一汽愿以“共创、共投、共享”的开放机制,与各界朋友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融合共进,互利共赢,以开放合作的态度,与大家共行致远,共赢未来,全力推进知识产权的融合发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