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2-2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长春市人民政府、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2021年中国汽车创新大会”在吉林省长春市隆重召开。中国汽车知识产权年会专场期间,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金融创新(横琴)试点平台副总经理 柴鹏发表了题为“产业技术路线演进与专利池运营”的主旨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今天非常高兴来到长春参加本次活动,我是来自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金融创新(横琴)试点平台副总经理柴鹏。平台是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在国家设立的国家级知识产权平台,以金融创新为主要特色。平台从2014年批复,2015年开始运作,大概有五六年的时间,一直致力于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的探索,也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的服务,也欢迎大家有时间来广东珠海参观指导。
今天汇报两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产权运营的概念、产业联盟和专利池。
知识产权运营的概念也不新了,从2014年开始全国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推动,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工作这么多年,从最初大家对这个概念不是很了解到现在很熟悉,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知识产权运营概念,实现知识产权价值为直接目的,促进知识产权流通和利用的商业行为。后续有很多的专家,都会对知识产权运营有一个论述,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主要是探索市场化价值。
狭义来讲,知识产权通过商业市场化的行为,转让许可、市场融资和证券化,目的很简单就是获得收益,这个是从主体手段目的进行剖析,知识产权运营可以理解为运营盈利,万变不离其宗知识产权运营有很多内外部的综合应用,比如需要良好的创新土壤,对应良好高价值的培育和产生,要有严格的保护环境,如果不强调保护,大家都不会认识到专利的价值所在,还有高度市场化手段,高度市场化行为,因为知识产权本身就是对市场化要求很高的业务,如果没有很好的市场化环境,所谓的营商环境,工作很难开展,还需要有力的指导,成熟的商业模式,一会也会看到它的市场模式和商业化。
知识产权运营10大难题,无论搞交易到许可,搞融资,搞证券化专利池,会发现知识产权有10大难题,比如唯一匹配难、小众小市场、低频非刚需、非标流动差、复杂测不准,大家一看都是知识产权的无形资产本身存在的客观特点。
知识产权运营在知识产权领域需求和难度处于什么位置上?我们认为在知识产权从业人员里,从布局到高端战略咨询,需求是从大到小,难度从小逐渐到大。传统的是专利挖掘和代理,包括复审无效、导航分析,知识产权运营是所有业务里高端难度比较大、需求量小的这么一个业务。
介绍完知识产权运营本身的概念,我想说一下知识产权政策运营体系,因为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可以讲在国内做知识产权工作,始终离不开政府政策引导,特别是知识产权运营,我把知识产权运营分成政策体系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4年12月1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市场化方式促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工作的通知》,这个文主要是在全国建立知识产权体系,提出“1+2+20+N”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平台+机构的方式,搭建基础促进知识产权运营工作。
进入2.0以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把这个工作在全国铺开,推出重要的工作是知识产权运营城市,这个是全方位提升某一个地市的知识产权水平,其中知识产权运营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和手段,包括长春也是第四批知识产权运营城市。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发的文,它把知识产权运营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和范围。
体制机制搭建起来了,运营城市也建设起来了,大家对知识产权运营的概念也有了解了,我们怎么做一些具体的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推出关于实施专利转化工作,这个看要求也很具体,就是要把国有企业专利转化为中小微企业,前端释放供给,后端挖掘需求,通过运营体系和大数据、互联网、资本,打通高校、企业、中小微企业之间的桥梁,其实我们分析完这个文之后,看一下平台开展的工作,2015年提出我们的理论模型,所谓的7字方针。当时我们开始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寄希望于政府和政策的引导下,综合利用互联网手段,以知识产权运营人才为支撑,借助资本和金融手段的加持,通过知识产权打通产业和研发,实现知识产权的运营和流转。其实这个逻辑和最新的发文是一样的,而且我也相信这是知识产权运营根据的解决方式和手段,知识产权运营工作非常难开展,受制于内外部的客观条件,但是我们的路径包括互联网、人才、大数据、资本的加持、国家政策等这些因素,这个手段和路径是没问题的。
下面就第二个方面介绍产业联盟和专利池,产业联盟和专利池是开展知识产权运营工作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和产业联系的一个重要方式,这块主要想从几个方面讲,怎么组建一个产业联盟专利池?怎么管理一个产业联盟专利池?在座的专家对专利池的概念比较了解,包括国内外典型的案例我回顾一下,专利池各国都有定义,就是多个专利权人将权利赋予专利池,进行内外部的许可,不同的专利权人把大家不同的武器放在一起,相当于抱团取暖,很简单的逻辑背后是非常复杂的规则和共同的利益驱使,这是专利池能不能建立的核心点。
1856年美国四个缝纫机商组件了专利池,说白了四家缝纫机商每一家都有专利,生产一架缝纫机就有15美元的专利费,有一个律师提出来,组一个局把许可费降低,共同提升利润率,最后他们建立专利池将许可费用15美元降至7美元。国内典型的两个专利池,第一个是电压力锅,最初是中科院的专家发明了一个技术,这个技术是提升电压安全性的技术,这个技术非常好也非常早,90年代初的技术,这个专家还是非常有专利的意识,他就去到全国很多地方去推广他的专利,某企业认准了这个技术就把这个专利买过来,依托这个专利组建了一个产业联盟,美的联合很多的企业,共同成立电压力锅联盟组建了一个专利池,它也建立了一个联盟的标准,将它上升到标准专利,最后2012年还成了国际标准。
也就是说,通过这个专利组建联盟成立专利池,也打造了该企业在小家电领域的龙头地位,这就很容易看出来,一个专利池首先要有过硬的专利资产,过硬的好的专利在里面,这是一个根本。
第二个是中彩联,美国和欧洲对中国的彩电进行打击,提高专利的许可费用,彩电本身利润率也比较低,当时对这个产业有非常大的影响。国内几个彩电生产企业成立中彩联有限公司,相当于大家一块去谈判降低外国的专利许可费,要么收就用便宜的价格收,要不然我们不交,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利益在里面,这样大家才能走到一起,如果没有应对外部的侵权或者内部要解决一些问题,如果没有共同的目标在里面,大家很难坐在一起。
我们这个平台也是在知识产权和产业联盟方面进行了探索,我也把我的探索给大家介绍一下,因为我们在珠海,在2017年探索成立知识产权产业联盟的专利池,当时我们也进行了前期的调研,想以哪个产业为入口,我们和格力一起发起成立了联盟,我们是在2017年10月份发起成立的联盟,如果我们作为联盟的成立,我个人建议还是以业内的龙头企业为牵头,服务企业参与进来,大家发挥不同的作用,这个是联盟或者专利池运作的典型模式,的。
下面是涉及到的专利池,我们也组建了一个专利池,专利池有547件,逐渐在使用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我们说组建专利池的过程当中都要解决几个技术问题,专利池首先选择技术领域,细分可大可小,另外重点解决好这个专利池专利来源的问题,入池要做一个详细的评估,这个专利池是必要专利,还是核心专利?要有全面的评估,解决专利池资产的问题。这个背后都是详细专利池管理办法的东西,另外管理专利池需要联盟或者第三方的企业和服务机构参与进来,要明确各方在专利池权益,举个例子大家投十个专利和二十个专利,一起投票的过程当中,你的话语权是不是一样的,你一票我一票大家是不是平等的。
另外是外部许可,内部许可的问题,内部是不是可以免费使用这些专利,我们只需要给联盟通知一下就可以了,我们是不是达成签订内部的许可,对外怎么用这个专利池。比如很多专利放在一起,比如某一个企业有上下游企业,很多企业有一些利益上的纠葛,对外可以许可给谁,不可以许可给谁,找谁诉讼都要谈好。所以管理专利池最重要就是让大家达成一个都接受的协议,这个协议的内容非常细,最初出来的东西和最终出来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一定是大家都能妥协和认可的东西,这是非常核心和关键的东西,后面还有专利池的管理基金和专利池收益分配的内容,都需要在相关的办法里进行解决。
以上就是我的汇报,包括知识产权运营的思考、政策、知识产权产业联盟、专利池的管理构建,谢谢各位领导专家。